# 加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近期,"加密羞耻"这一词汇在业内频繁出现。有人因感觉区块链未能为社会创造实质价值而感到羞愧,也有人因市场低迷而不愿提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普通投资者中,就连深耕行业多年的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也有类似感受。2024年8月5日,在市场大幅下跌之际,一位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发表了一篇言论。他将加密资产行业与航天技术相比较,指出后者通过火箭发射研究不断推动人类进步,而加密资产行业更像是为投机者准备的赌场,并未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这位开发者承认稳定币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他同时也认为:- 比特币最初试图成为避险资产的目标已经失败,剧烈的价格波动使其难以实现初衷。- 去中心化交易所更多地促进了投机而非实质性价值创造。- 一些数据分析工具虽然可用于市场分析,但本质上仍然服务于一个投机性质的市场。- 虽然技术上实现了高交易吞吐量,但目前的应用场景几乎仅限于支持大量模因币的发行,而非创造真正有价值的服务或产品。确实,技术本身并非目的,发展技术从而为公众带来实质性的生活改善才是关键。而当前,且不提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事实上如果想确保生活或生命安全,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持有的加密资产保持低调,似乎更为稳妥。近期,多起针对加密行业从业者的犯罪事件见诸报端。一位比特币持有者在乌克兰首都遭绑架并遇害,价值约20.7万美元的比特币被窃取。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区块链会议上,也有多名参会者遭到抢劫。一位行业专家指出,美国存在专门针对比特币持有者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因此,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许多人选择对外隐藏身份。加密资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也是让部分从业者"难以启齿"的原因之一。价格暴跌导致投资者和持有者信心受损,也影响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看法。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加密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实际应用。除了比特币和少数生态系统外,大多数项目仍缺乏实质性的应用场景。所有技术开发似乎只为投机提供了便利。尽管如此,从市场角度来看,投机者为市场中的许多子板块补充了流动性,客观上弥补了流动性缺口。价值投资者和投机者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投机者,市场的活跃性可能会大大降低。因此,理解投机者对市场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行业内的各种现象。此外,从人身安全角度出发,隐藏加密从业者身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因为缺乏价值感或市场波动而感到羞耻,则可能是不必要的,加密在当下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未来也有不断拓展的实际应用场景。比特币作为首个成功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实验,不需要中央银行或其他权威机构来维护其运行。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无需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虽然其波动性极大,但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它是一种长期的价值存储手段,类似于黄金的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法定货币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的风险。对于本国法定货币通胀严重的国家,比特币成为了一种替代手段。例如,某国在2021年正式宣布比特币成为该国的法定货币之一,以应对本国货币贬值的问题。同时,比特币有助于提高金融包容性,为那些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服务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支付和储蓄方式。此外,比特币引入了区块链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远远超出了加密资产本身,包括供应链管理、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稳定币因其价值稳定,被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一些国际汇款服务允许用户使用稳定币进行转账,无需支付额外费用。这进一步降低了国际汇款的成本,并提高了效率。将加密资产与航天技术类比可能并不恰当。火箭有着明确的目的——将物体送入太空,而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目的,就像互联网技术一样,不局限于特定目的,而有着自我迭代、与时俱进的生命力。比起火箭,5G技术也许是一个更恰当的类比。在最近结束的一场国际体育盛会中,5G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赛事的直播和数据传输。例如,转播服务机构在转播中使用了5G摄像头和超高清画面技术,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观看体验。在10年前,2G、3G就足够使用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想到5G会有什么应用场景。但是今天,仅以某国为例,5G应用已经覆盖了70%的国民经济大类,5G商业化项目超过9.4万个。所以,在初期阶段看似应用场景不明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许会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是链上信息不可篡改,这增加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将其应用于慈善领域,可提高捐赠者的信任感,而在食品供应链中,区块链可用于追踪食品的来源和历史,让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其加密技术可用于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资源,同时增强数据安全性,降低身份盗用和数据泄露的风险。虽然当前看来,加密资产和区块链的开发人员投入人力物力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处理能力,主要被应用于模因币和投机场景,但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更具实用价值的场景。正如5G技术的发展历程所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也将逐步证明其价值。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出于对传统货币系统的失望,其创造者设计了一种没有中央发行机构的数字货币。加密资产的出现,起初是对传统金融和政府的一种挑战,但时至今日,各国政府开始逐渐为加密行业建立相关法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该行业的认可。2023年,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这项法案对于加密资产行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进展,因为它为加密资产在整个欧洲地区提供一个全面的监管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加密资产的发行、交易和托管服务。今年,美国相继批准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ETF,标志着加密资产进入市场主流。同时,美国正在酝酿一项新提案,旨在建立比特币免税数字经济区,通过提供免税的交易环境来促进比特币的使用和发展。在2024年8月,俄罗斯总统签署了一项法律,使加密挖矿合法化。在之前的一次经济问题会议上,俄罗斯政府也强调了加密资产作为一个有前景的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并计划迅速建立法律框架和监管体系。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资产采取了更为规范的监管措施,从建立全面的监管框架到促进特定加密资产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也从政府视角对"加密羞耻"的问题给出了回答。加密行业的参与者无需因此感到羞耻,可以坚持初心继续前进。同时,也不应无条件地炫耀自己的加密资产,至少要先确保自身处于安全的环境中。加密技术的存在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认识到加密行业的生命力源泉后。而在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耐心,期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加密行业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实用场景亟待开发
加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近期,"加密羞耻"这一词汇在业内频繁出现。有人因感觉区块链未能为社会创造实质价值而感到羞愧,也有人因市场低迷而不愿提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不仅存在于普通投资者中,就连深耕行业多年的以太坊核心开发者也有类似感受。
2024年8月5日,在市场大幅下跌之际,一位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发表了一篇言论。他将加密资产行业与航天技术相比较,指出后者通过火箭发射研究不断推动人类进步,而加密资产行业更像是为投机者准备的赌场,并未创造真正的社会价值。
这位开发者承认稳定币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他同时也认为:
确实,技术本身并非目的,发展技术从而为公众带来实质性的生活改善才是关键。而当前,且不提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事实上如果想确保生活或生命安全,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持有的加密资产保持低调,似乎更为稳妥。
近期,多起针对加密行业从业者的犯罪事件见诸报端。一位比特币持有者在乌克兰首都遭绑架并遇害,价值约20.7万美元的比特币被窃取。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一次区块链会议上,也有多名参会者遭到抢劫。一位行业专家指出,美国存在专门针对比特币持有者的有组织犯罪团伙。因此,为了保护自身安全,许多人选择对外隐藏身份。
加密资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也是让部分从业者"难以启齿"的原因之一。价格暴跌导致投资者和持有者信心受损,也影响了公众对整个行业的看法。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加密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缺乏实际应用。除了比特币和少数生态系统外,大多数项目仍缺乏实质性的应用场景。所有技术开发似乎只为投机提供了便利。
尽管如此,从市场角度来看,投机者为市场中的许多子板块补充了流动性,客观上弥补了流动性缺口。价值投资者和投机者各有其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投机者,市场的活跃性可能会大大降低。
因此,理解投机者对市场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行业内的各种现象。此外,从人身安全角度出发,隐藏加密从业者身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是因为缺乏价值感或市场波动而感到羞耻,则可能是不必要的,加密在当下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未来也有不断拓展的实际应用场景。
比特币作为首个成功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实验,不需要中央银行或其他权威机构来维护其运行。这一特性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无需传统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虽然其波动性极大,但对于一些投资者来说,它是一种长期的价值存储手段,类似于黄金的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法定货币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的风险。
对于本国法定货币通胀严重的国家,比特币成为了一种替代手段。例如,某国在2021年正式宣布比特币成为该国的法定货币之一,以应对本国货币贬值的问题。同时,比特币有助于提高金融包容性,为那些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服务的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支付和储蓄方式。
此外,比特币引入了区块链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远远超出了加密资产本身,包括供应链管理、身份验证等多个领域。稳定币因其价值稳定,被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一些国际汇款服务允许用户使用稳定币进行转账,无需支付额外费用。这进一步降低了国际汇款的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将加密资产与航天技术类比可能并不恰当。火箭有着明确的目的——将物体送入太空,而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目的,就像互联网技术一样,不局限于特定目的,而有着自我迭代、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比起火箭,5G技术也许是一个更恰当的类比。在最近结束的一场国际体育盛会中,5G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赛事的直播和数据传输。例如,转播服务机构在转播中使用了5G摄像头和超高清画面技术,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观看体验。在10年前,2G、3G就足够使用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想到5G会有什么应用场景。但是今天,仅以某国为例,5G应用已经覆盖了70%的国民经济大类,5G商业化项目超过9.4万个。
所以,在初期阶段看似应用场景不明的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许会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点是链上信息不可篡改,这增加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将其应用于慈善领域,可提高捐赠者的信任感,而在食品供应链中,区块链可用于追踪食品的来源和历史,让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其加密技术可用于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资源,同时增强数据安全性,降低身份盗用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虽然当前看来,加密资产和区块链的开发人员投入人力物力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易处理能力,主要被应用于模因币和投机场景,但未来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更具实用价值的场景。正如5G技术的发展历程所示,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加密资产和区块链技术也将逐步证明其价值。
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出于对传统货币系统的失望,其创造者设计了一种没有中央发行机构的数字货币。加密资产的出现,起初是对传统金融和政府的一种挑战,但时至今日,各国政府开始逐渐为加密行业建立相关法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该行业的认可。
2023年,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这项法案对于加密资产行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进展,因为它为加密资产在整个欧洲地区提供一个全面的监管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加密资产的发行、交易和托管服务。
今年,美国相继批准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现货ETF,标志着加密资产进入市场主流。同时,美国正在酝酿一项新提案,旨在建立比特币免税数字经济区,通过提供免税的交易环境来促进比特币的使用和发展。
在2024年8月,俄罗斯总统签署了一项法律,使加密挖矿合法化。在之前的一次经济问题会议上,俄罗斯政府也强调了加密资产作为一个有前景的经济领域的重要性,并计划迅速建立法律框架和监管体系。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加密资产采取了更为规范的监管措施,从建立全面的监管框架到促进特定加密资产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行业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也从政府视角对"加密羞耻"的问题给出了回答。
加密行业的参与者无需因此感到羞耻,可以坚持初心继续前进。同时,也不应无条件地炫耀自己的加密资产,至少要先确保自身处于安全的环境中。
加密技术的存在是必要的,尤其是在认识到加密行业的生命力源泉后。而在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保持耐心,期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