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链游赛道:一项调查揭示玩家对游戏性和激励机制的看法近期,我们针对链游赛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几个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当前链游更需要"游戏性"还是"游戏化"?二者有何区别?Web3玩家真正需要什么?为此,我们花了5天时间采访了62位玩家,得出了7个重要结论。在分析调研结果之前,我想先谈谈目前链游圈热议的"游戏性"问题,以及它与"游戏化"的区别。## 游戏性与游戏化:一字之差,云泥之别2019年11月,GameFi概念应运而生。三年后,Axie和StepN风靡全球,开创了X to Earn玩法,并引发了Web3游戏融资热潮。近百亿美元涌入,众多AAA级游戏投入开发,赛道从最初比拼"Fi"到如今比拼"游戏性"。那么,"游戏性"究竟是什么?与"游戏化"又有何不同?可以用蛋糕来打个比方:游戏性好比蛋糕的主体,决定了蛋糕的基本口味和形状。它包括游戏的核心玩法、规则、挑战和互动体验,是玩家获得乐趣的关键。游戏化则像蛋糕上的装饰,让蛋糕看起来更诱人。它指的是将游戏元素应用到非游戏场景,以提高参与度。简言之,"游戏化"决定"食欲",让你"想吃","游戏性"决定"味道",判断"好不好吃"。在Web3链游中,游戏性是其作为游戏的基础,让玩家直接体验故事和互动。游戏化则是通过游戏机制激励玩家参与社区建设、市场交易等Web3特色活动。Bigtime就是一款典型的注重"游戏性"的Web3游戏。它有多样化的场景设计,随机掉落装备和NFT带来刺激感,玩家技术提升也让游戏更有深度。相比之下,像Spacebar这样的项目则更侧重"游戏化"。它通过签到积分、质押奖励等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参与,但核心玩法相对简单。目前,真正做到"好玩"的Web3游戏并不多见。一些项目发现难以提升游戏性后,转而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将Web3的激励用到了极致。## Web3玩家真正看重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对一些粉丝和玩家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得出7个主要结论:1. 大多数玩家体验过的链游不超过5款2. 推特是获取链游信息的主要渠道 3. 90%玩家每天玩链游不超过2小时,57.5%不足1小时4. 游戏热度是决定是否尝试的主要因素5. 30.6%玩家因"游戏化"(赚钱因素)而玩,29%因"游戏性"(玩法丰富)而玩6. 38.7%因"游戏化消失"(不再有赚钱吸引力)而放弃,38.7%因"游戏性消失"(不好玩)而放弃7. 最受期待的Top5链游:Xterio生态链游、MATR1X、Space Nation、Pixels、BAC Games这些结果令人惊讶。作为Web3老玩家,我原以为大家纯粹为了赚钱而玩链游,不太在乎可玩性。但调查显示,有一半玩家会因为游戏确实"好玩"而体验。这表明Web3 Gaming已来到一个拐点,开始真正回归"健康"。"鸡肋"阶段似乎即将结束。当前Web3玩家对"游戏性"和"游戏化"都很看重,在两个方向上都有所期待。毕竟,没人想看到一个装饰精美却味同嚼蜡的"蛋糕"。## 结语无论是"游戏性"还是"游戏化"的创新,只要有创新就是好的。但创新不能脱离"需求"。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一直没变,变的是满足需求的形式。Web3 Gaming本质上是用新形式满足人们对精神自由和情绪释放的需求。虽然目前真正具备游戏性的Web3游戏还很少,但只要人们对游戏的精神需求存在,Web3 Gaming就有未来。至于这个未来何时到来,市场仍在等待一个爆点。无论是打造让人"想吃"的游戏化产品,还是制作让人觉得"好吃"的优质游戏,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把"蛋糕"做大。这样开发者和玩家都能受益。
链游调查揭示:玩家同等看重游戏性与赚钱激励
链游赛道:一项调查揭示玩家对游戏性和激励机制的看法
近期,我们针对链游赛道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几个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当前链游更需要"游戏性"还是"游戏化"?二者有何区别?Web3玩家真正需要什么?
为此,我们花了5天时间采访了62位玩家,得出了7个重要结论。在分析调研结果之前,我想先谈谈目前链游圈热议的"游戏性"问题,以及它与"游戏化"的区别。
游戏性与游戏化:一字之差,云泥之别
2019年11月,GameFi概念应运而生。三年后,Axie和StepN风靡全球,开创了X to Earn玩法,并引发了Web3游戏融资热潮。近百亿美元涌入,众多AAA级游戏投入开发,赛道从最初比拼"Fi"到如今比拼"游戏性"。
那么,"游戏性"究竟是什么?与"游戏化"又有何不同?
可以用蛋糕来打个比方:
游戏性好比蛋糕的主体,决定了蛋糕的基本口味和形状。它包括游戏的核心玩法、规则、挑战和互动体验,是玩家获得乐趣的关键。
游戏化则像蛋糕上的装饰,让蛋糕看起来更诱人。它指的是将游戏元素应用到非游戏场景,以提高参与度。
简言之,"游戏化"决定"食欲",让你"想吃","游戏性"决定"味道",判断"好不好吃"。
在Web3链游中,游戏性是其作为游戏的基础,让玩家直接体验故事和互动。游戏化则是通过游戏机制激励玩家参与社区建设、市场交易等Web3特色活动。
Bigtime就是一款典型的注重"游戏性"的Web3游戏。它有多样化的场景设计,随机掉落装备和NFT带来刺激感,玩家技术提升也让游戏更有深度。
相比之下,像Spacebar这样的项目则更侧重"游戏化"。它通过签到积分、质押奖励等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参与,但核心玩法相对简单。
目前,真正做到"好玩"的Web3游戏并不多见。一些项目发现难以提升游戏性后,转而在激励机制上做文章,将Web3的激励用到了极致。
Web3玩家真正看重什么?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对一些粉丝和玩家进行了小规模问卷调查,得出7个主要结论:
这些结果令人惊讶。作为Web3老玩家,我原以为大家纯粹为了赚钱而玩链游,不太在乎可玩性。但调查显示,有一半玩家会因为游戏确实"好玩"而体验。
这表明Web3 Gaming已来到一个拐点,开始真正回归"健康"。"鸡肋"阶段似乎即将结束。
当前Web3玩家对"游戏性"和"游戏化"都很看重,在两个方向上都有所期待。毕竟,没人想看到一个装饰精美却味同嚼蜡的"蛋糕"。
结语
无论是"游戏性"还是"游戏化"的创新,只要有创新就是好的。但创新不能脱离"需求"。人类的基本需求其实一直没变,变的是满足需求的形式。
Web3 Gaming本质上是用新形式满足人们对精神自由和情绪释放的需求。虽然目前真正具备游戏性的Web3游戏还很少,但只要人们对游戏的精神需求存在,Web3 Gaming就有未来。
至于这个未来何时到来,市场仍在等待一个爆点。无论是打造让人"想吃"的游戏化产品,还是制作让人觉得"好吃"的优质游戏,最终目标只有一个:把"蛋糕"做大。这样开发者和玩家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