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幣化:全球貿易的變革者近期,渣打銀行和Synpulse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跨境貿易場景下應用的全面報告。該報告詳細闡述了代幣化如何成爲全球貿易的變革力量,通過將貿易資產轉化爲可轉讓工具,爲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可分割性和可訪問性。貿易資產具有獨特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全球經濟衰退。盡管經濟放緩會影響銀行貸款,但巨大的貿易融資缺口仍爲投資者提供了良好機會。即使在經濟低迷時期,中小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依然旺盛,這創造了持續的投資機會。貿易資產代幣化不僅爲投資者帶來新的資產類別,還能爲跨境貿易復雜場景中的各參與方和環節提供諸多益處,包括:1)跨境貿易款項支付;2)貿易參與方之間的融資需求;3)利用智能合約提升貿易效率、降低復雜度和增加透明度。渣打銀行預計,到2034年,整體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需求將達到30.1萬億美元,其中貿易資產將成爲前三大代幣化資產,未來十年內佔代幣化總市場的16%。## 一、資產代幣化概述代幣化本質上是指在分布式帳本上以代幣形式發行傳統資產數字表示的過程。這些代幣實際上是所有權的數字證書,可提高運營效率和自動化水平。代幣化與碎片化概念密切相關,單一資產可被劃分爲更小的可轉讓單位。最具革命性的是,代幣化增強了對新資產類別的訪問權,改進了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爲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創新應用和全新商業模式開闢了道路。## 二、代幣化的發展歷程 代幣化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初。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s)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s)是最早實現實物資產分權所有權的形式,使投資者能夠擁有建築物或商品等實物資產的部分權益。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挑戰了傳統第三方中介的概念。2015年以太坊的問世引入了支持任何資產代幣化的智能合約,爲創建代表各種資產的數千種代幣奠定了基礎。隨後幾年出現了首次交易所發行(IEO)和首次代幣發行(ICO)等新現象。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創造了"證券型代幣發行(STO)"一詞,爲受監管的代幣化發行鋪平了道路。這些發展爲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登上主舞臺奠定了基礎。金融服務行業繼續積極探索代幣化潛力,在客戶需求和代幣化爲銀行及全球數字經濟帶來潛在機遇的推動下,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尋求將數字資產整合到服務中。## 三、貿易資產代幣化的驅動因素#### 3.1 中小企業:釋放數萬億美元機遇彌補貿易融資缺口渣打銀行預計全球貿易將在未來十年內增長55%,到2030年達到32.6萬億美元。然而,貿易融資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而言。貿易融資缺口從2020年的1.7萬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2.5萬億美元,增長47%。"缺失的中間企業"或中型市場企業(SME)是投資者難以進入的羣體,代表着一個規模龐大且尚未開發的市場,爲投資者提供了重大機遇。這種投資機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經濟衰退。#### 3.2 尚未被投資者充分開發的高收益市場貿易融資資產具有吸引力但投資不足。它們產生強勁的風險調整回報,並具有一些獨特特徵:- 允許風險分散。交易資產期限短、可自我變現,被視爲低風險投資,與股票和債券市場的相關性相對較低。- 廣泛的投資範圍。有各種各樣的交易資產可供選擇,以滿足投資者特定的風險偏好。- 低違約風險和高回收率。貿易融資資產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業績記錄,違約率相對較低,違約時的回收率也更高。#### 3.3 銀行受到激勵採用代幣化,利用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發起分銷模型解鎖前沿市場資本巴塞爾協議IV將對銀行計算風險加權資產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銀行需要通過現代化分銷業務模式來制定增長戰略。通過基於區塊鏈的發起分銷,銀行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消確認資產,減少監管資本以覆蓋風險,並有助於促進高效的資產發起。#### 3.4 現實需求促進增長根據EY Parthenon的報告,到2024年,69%的買方公司計劃投資代幣化資產,高於2023年的10%。到2024年,投資者計劃將投資組合的6%分配給代幣化資產,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9%。渣打銀行預計到2034年,整體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需求將達到30.1萬億美元,其中貿易融資資產將成爲前三大代幣化資產,未來十年內佔代幣化總市場的16%。## 四、擁抱代幣化的四大益處#### 4.1 改善市場準入代幣化爲更廣泛的投資者羣體打開了進入新興市場的大門。通過數字代幣分銷貿易融資資產,銀行可以提高淨利息收入並優化資本結構,而依賴貿易融資的投資者、企業和社區則可以通過提高可及性而受益。#### 4.2 簡化貿易復雜性代幣化提供了一個可以解決貿易融資復雜性的平台。它不僅是一種獲取投資的新方式,還是深度融資的推動者。代幣支持的深層供應鏈融資可以消除復雜性,通過使中小企業能夠依賴主力買家的信用評級來提高供應鏈的整體彈性和流動性。#### 4.3 數字證券化代幣化將大大擴展可投資資產集。通過代幣化與智能合約的可編程性,結合AI自動化處理背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以簡化數據管理並提高透明度。可編程性還簡化了交易過程中所有權的轉移,提高了交易效率。#### 4.4 減少信息不對稱利用區塊鏈來溯源底層基礎資產有助於減少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爲代幣化資產制定上市框架是鼓勵採用和增強投資者信心的重要一步。## 五、如何參與代幣化市場#### 5.1 採用投資者應該從教育開始,建立專業知識。參與試點計劃將使投資者和資產管理者能夠試驗並建立對代幣化資產配置的信心。#### 5.2 合作全市場協作對於實現代幣化的益處至關重要。銀行和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協作業務模式擴大覆蓋範圍,例如開發代幣化的行業效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必須合作創造支持性環境,利用標準化流程和協議實現互操作性、法律合規性和高效的平台運營。#### 5.3 促進政府和監管機構在促進數字資產行業負責任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清晰、平衡的監管框架可以促進創新,同時防範風險。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也至關重要,可以通過促進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增長來加速行業發展。
代幣化:解鎖30萬億美元貿易資產 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代幣化:全球貿易的變革者
近期,渣打銀行和Synpulse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在跨境貿易場景下應用的全面報告。該報告詳細闡述了代幣化如何成爲全球貿易的變革力量,通過將貿易資產轉化爲可轉讓工具,爲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可分割性和可訪問性。
貿易資產具有獨特優勢,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全球經濟衰退。盡管經濟放緩會影響銀行貸款,但巨大的貿易融資缺口仍爲投資者提供了良好機會。即使在經濟低迷時期,中小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依然旺盛,這創造了持續的投資機會。
貿易資產代幣化不僅爲投資者帶來新的資產類別,還能爲跨境貿易復雜場景中的各參與方和環節提供諸多益處,包括:1)跨境貿易款項支付;2)貿易參與方之間的融資需求;3)利用智能合約提升貿易效率、降低復雜度和增加透明度。
渣打銀行預計,到2034年,整體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需求將達到30.1萬億美元,其中貿易資產將成爲前三大代幣化資產,未來十年內佔代幣化總市場的16%。
一、資產代幣化概述
代幣化本質上是指在分布式帳本上以代幣形式發行傳統資產數字表示的過程。這些代幣實際上是所有權的數字證書,可提高運營效率和自動化水平。代幣化與碎片化概念密切相關,單一資產可被劃分爲更小的可轉讓單位。最具革命性的是,代幣化增強了對新資產類別的訪問權,改進了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爲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創新應用和全新商業模式開闢了道路。
二、代幣化的發展歷程
代幣化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初。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s)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s)是最早實現實物資產分權所有權的形式,使投資者能夠擁有建築物或商品等實物資產的部分權益。
2009年比特幣的誕生挑戰了傳統第三方中介的概念。2015年以太坊的問世引入了支持任何資產代幣化的智能合約,爲創建代表各種資產的數千種代幣奠定了基礎。
隨後幾年出現了首次交易所發行(IEO)和首次代幣發行(ICO)等新現象。2018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創造了"證券型代幣發行(STO)"一詞,爲受監管的代幣化發行鋪平了道路。
這些發展爲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登上主舞臺奠定了基礎。金融服務行業繼續積極探索代幣化潛力,在客戶需求和代幣化爲銀行及全球數字經濟帶來潛在機遇的推動下,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尋求將數字資產整合到服務中。
三、貿易資產代幣化的驅動因素
3.1 中小企業:釋放數萬億美元機遇彌補貿易融資缺口
渣打銀行預計全球貿易將在未來十年內增長55%,到2030年達到32.6萬億美元。然而,貿易融資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而言。貿易融資缺口從2020年的1.7萬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2.5萬億美元,增長47%。
"缺失的中間企業"或中型市場企業(SME)是投資者難以進入的羣體,代表着一個規模龐大且尚未開發的市場,爲投資者提供了重大機遇。這種投資機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經濟衰退。
3.2 尚未被投資者充分開發的高收益市場
貿易融資資產具有吸引力但投資不足。它們產生強勁的風險調整回報,並具有一些獨特特徵:
3.3 銀行受到激勵採用代幣化,利用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發起分銷模型解鎖前沿市場資本
巴塞爾協議IV將對銀行計算風險加權資產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銀行需要通過現代化分銷業務模式來制定增長戰略。通過基於區塊鏈的發起分銷,銀行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取消確認資產,減少監管資本以覆蓋風險,並有助於促進高效的資產發起。
3.4 現實需求促進增長
根據EY Parthenon的報告,到2024年,69%的買方公司計劃投資代幣化資產,高於2023年的10%。到2024年,投資者計劃將投資組合的6%分配給代幣化資產,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9%。
渣打銀行預計到2034年,整體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需求將達到30.1萬億美元,其中貿易融資資產將成爲前三大代幣化資產,未來十年內佔代幣化總市場的16%。
四、擁抱代幣化的四大益處
4.1 改善市場準入
代幣化爲更廣泛的投資者羣體打開了進入新興市場的大門。通過數字代幣分銷貿易融資資產,銀行可以提高淨利息收入並優化資本結構,而依賴貿易融資的投資者、企業和社區則可以通過提高可及性而受益。
4.2 簡化貿易復雜性
代幣化提供了一個可以解決貿易融資復雜性的平台。它不僅是一種獲取投資的新方式,還是深度融資的推動者。代幣支持的深層供應鏈融資可以消除復雜性,通過使中小企業能夠依賴主力買家的信用評級來提高供應鏈的整體彈性和流動性。
4.3 數字證券化
代幣化將大大擴展可投資資產集。通過代幣化與智能合約的可編程性,結合AI自動化處理背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以簡化數據管理並提高透明度。可編程性還簡化了交易過程中所有權的轉移,提高了交易效率。
4.4 減少信息不對稱
利用區塊鏈來溯源底層基礎資產有助於減少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強投資者信心。爲代幣化資產制定上市框架是鼓勵採用和增強投資者信心的重要一步。
五、如何參與代幣化市場
5.1 採用
投資者應該從教育開始,建立專業知識。參與試點計劃將使投資者和資產管理者能夠試驗並建立對代幣化資產配置的信心。
5.2 合作
全市場協作對於實現代幣化的益處至關重要。銀行和金融機構可以通過協作業務模式擴大覆蓋範圍,例如開發代幣化的行業效用。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必須合作創造支持性環境,利用標準化流程和協議實現互操作性、法律合規性和高效的平台運營。
5.3 促進
政府和監管機構在促進數字資產行業負責任增長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清晰、平衡的監管框架可以促進創新,同時防範風險。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也至關重要,可以通過促進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增長來加速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