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從業者需謹慎 職務侵佔罪風險不容忽視

虛擬貨幣行業從業者需警惕職務侵佔等違法行爲

近期,加密行業從業者涉嫌職務侵佔犯罪的案例引發關注。本文將分析這一問題,爲行業從業者提供法律參考,明確合規底線。

職務侵佔罪的構成要素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職務侵佔罪的構成包括以下要素:

  1. 主體身分: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
  2. 客觀行爲:利用職務便利,將單位財物非法佔爲己有,數額較大
  3. 行爲後果:根據侵佔金額大小,可判處不同刑期

值得注意的是,職務侵佔罪的立案標準僅爲3萬元,門檻較低。

加密行業的特殊性

自2017年以來,中國內地對虛擬貨幣相關活動的監管不斷收緊。2021年後,虛擬貨幣交易等活動被定性爲"非法金融活動",相關企業紛紛遷往海外。

目前,國內較爲安全的加密相關業務主要集中在不涉及發幣的區塊鏈項目和虛擬貨幣錢包公司等領域。盡管如此,一些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仍在國內保留技術和客服團隊。

這種特殊情況在其他行業較爲罕見——某項業務被官方定性爲非法,但實際上仍在國內存續,甚至有時還會與司法機關進行某種形式的"合作"。

加密行業員工是否構成職務侵佔罪主體

盡管一些加密企業的業務在國內被視爲"非法金融活動",但這並不意味着其員工就不會構成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法院觀點認爲,公司業務性質並不影響對員工行爲的法律評價。

在實踐中,確定員工身分可能存在一定難度。除了勞動合同、社保繳納等形式要素外,更重要的是考察公司是否對員工有實際管理和薪酬支付等職能。

對於涉及虛擬貨幣的職務侵佔行爲,主流虛擬貨幣通常被認可具有財產屬性。但對於公司自發行代幣或未上市代幣的侵佔行爲,其定性仍存在較大爭議。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在加密行業的適用

加密行業從業者可能同時面臨職務侵佔罪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風險。例如,某些案例中,行爲人既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財物,又非法佔有公司資產。這種情況下可能構成數罪並罰,刑期較長。

結語

隨着行業發展,大型虛擬貨幣交易所開始加強內部反腐力度。同時,新加坡、香港等地區也在加強對Web3產業的合規監管。未來,加密行業的內部合規管理可能會與傳統互聯網公司趨同,甚至更爲嚴格。從業者應當提高法律意識,嚴守合規底線,共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长线梦想家vip
· 9小時前
三年后再看这规范 都是空谈的
回復0
散户心理医生vip
· 14小時前
三万就能立案?这年头当老板的太难了...
回復0
MetaMask受害者vip
· 08-11 07:07
三万立案也太低了吧,不小心就碰红线了,慌...
回復0
幽灵地址挖掘机vip
· 08-11 07:02
三万就能进去?都不够我链上追踪成本的零头...
回復0
FlashLoanLarryvip
· 08-11 06:57
看过很多次这种情况... 管理员密钥是顶尖协议风险,真的
查看原文回復0
TradFi难民vip
· 08-11 06:46
三万?kcl出来买早餐都不够。。。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