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遊賽道:一項調查揭示玩家對遊戲性和激勵機制的看法近期,我們針對鏈遊賽道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就幾個關鍵問題展開探討:當前鏈遊更需要"遊戲性"還是"遊戲化"?二者有何區別?Web3玩家真正需要什麼?爲此,我們花了5天時間採訪了62位玩家,得出了7個重要結論。在分析調研結果之前,我想先談談目前鏈遊圈熱議的"遊戲性"問題,以及它與"遊戲化"的區別。## 遊戲性與遊戲化:一字之差,雲泥之別2019年11月,GameFi概念應運而生。三年後,Axie和StepN風靡全球,開創了X to Earn玩法,並引發了Web3遊戲融資熱潮。近百億美元湧入,衆多AAA級遊戲投入開發,賽道從最初比拼"Fi"到如今比拼"遊戲性"。那麼,"遊戲性"究竟是什麼?與"遊戲化"又有何不同?可以用蛋糕來打個比方:遊戲性好比蛋糕的主體,決定了蛋糕的基本口味和形狀。它包括遊戲的核心玩法、規則、挑戰和互動體驗,是玩家獲得樂趣的關鍵。遊戲化則像蛋糕上的裝飾,讓蛋糕看起來更誘人。它指的是將遊戲元素應用到非遊戲場景,以提高參與度。簡言之,"遊戲化"決定"食欲",讓你"想喫","遊戲性"決定"味道",判斷"好不好喫"。在Web3鏈遊中,遊戲性是其作爲遊戲的基礎,讓玩家直接體驗故事和互動。遊戲化則是通過遊戲機制激勵玩家參與社區建設、市場交易等Web3特色活動。Bigtime就是一款典型的注重"遊戲性"的Web3遊戲。它有多樣化的場景設計,隨機掉落裝備和NFT帶來刺激感,玩家技術提升也讓遊戲更有深度。相比之下,像Spacebar這樣的項目則更側重"遊戲化"。它通過籤到積分、質押獎勵等激勵機制吸引用戶參與,但核心玩法相對簡單。目前,真正做到"好玩"的Web3遊戲並不多見。一些項目發現難以提升遊戲性後,轉而在激勵機制上做文章,將Web3的激勵用到了極致。## Web3玩家真正看重什麼?爲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對一些粉絲和玩家進行了小規模問卷調查,得出7個主要結論:1. 大多數玩家體驗過的鏈遊不超過5款2. 推特是獲取鏈遊信息的主要渠道 3. 90%玩家每天玩鏈遊不超過2小時,57.5%不足1小時4. 遊戲熱度是決定是否嘗試的主要因素5. 30.6%玩家因"遊戲化"(賺錢因素)而玩,29%因"遊戲性"(玩法豐富)而玩6. 38.7%因"遊戲化消失"(不再有賺錢吸引力)而放棄,38.7%因"遊戲性消失"(不好玩)而放棄7. 最受期待的Top5鏈遊:Xterio生態鏈遊、MATR1X、Space Nation、Pixels、BAC Games這些結果令人驚訝。作爲Web3老玩家,我原以爲大家純粹爲了賺錢而玩鏈遊,不太在乎可玩性。但調查顯示,有一半玩家會因爲遊戲確實"好玩"而體驗。這表明Web3 Gaming已來到一個拐點,開始真正回歸"健康"。"雞肋"階段似乎即將結束。當前Web3玩家對"遊戲性"和"遊戲化"都很看重,在兩個方向上都有所期待。畢竟,沒人想看到一個裝飾精美卻味同嚼蠟的"蛋糕"。## 結語無論是"遊戲性"還是"遊戲化"的創新,只要有創新就是好的。但創新不能脫離"需求"。人類的基本需求其實一直沒變,變的是滿足需求的形式。Web3 Gaming本質上是用新形式滿足人們對精神自由和情緒釋放的需求。雖然目前真正具備遊戲性的Web3遊戲還很少,但只要人們對遊戲的精神需求存在,Web3 Gaming就有未來。至於這個未來何時到來,市場仍在等待一個爆點。無論是打造讓人"想喫"的遊戲化產品,還是制作讓人覺得"好喫"的優質遊戲,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把"蛋糕"做大。這樣開發者和玩家都能受益。
鏈遊調查揭示:玩家同等看重遊戲性與賺錢激勵
鏈遊賽道:一項調查揭示玩家對遊戲性和激勵機制的看法
近期,我們針對鏈遊賽道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就幾個關鍵問題展開探討:當前鏈遊更需要"遊戲性"還是"遊戲化"?二者有何區別?Web3玩家真正需要什麼?
爲此,我們花了5天時間採訪了62位玩家,得出了7個重要結論。在分析調研結果之前,我想先談談目前鏈遊圈熱議的"遊戲性"問題,以及它與"遊戲化"的區別。
遊戲性與遊戲化:一字之差,雲泥之別
2019年11月,GameFi概念應運而生。三年後,Axie和StepN風靡全球,開創了X to Earn玩法,並引發了Web3遊戲融資熱潮。近百億美元湧入,衆多AAA級遊戲投入開發,賽道從最初比拼"Fi"到如今比拼"遊戲性"。
那麼,"遊戲性"究竟是什麼?與"遊戲化"又有何不同?
可以用蛋糕來打個比方:
遊戲性好比蛋糕的主體,決定了蛋糕的基本口味和形狀。它包括遊戲的核心玩法、規則、挑戰和互動體驗,是玩家獲得樂趣的關鍵。
遊戲化則像蛋糕上的裝飾,讓蛋糕看起來更誘人。它指的是將遊戲元素應用到非遊戲場景,以提高參與度。
簡言之,"遊戲化"決定"食欲",讓你"想喫","遊戲性"決定"味道",判斷"好不好喫"。
在Web3鏈遊中,遊戲性是其作爲遊戲的基礎,讓玩家直接體驗故事和互動。遊戲化則是通過遊戲機制激勵玩家參與社區建設、市場交易等Web3特色活動。
Bigtime就是一款典型的注重"遊戲性"的Web3遊戲。它有多樣化的場景設計,隨機掉落裝備和NFT帶來刺激感,玩家技術提升也讓遊戲更有深度。
相比之下,像Spacebar這樣的項目則更側重"遊戲化"。它通過籤到積分、質押獎勵等激勵機制吸引用戶參與,但核心玩法相對簡單。
目前,真正做到"好玩"的Web3遊戲並不多見。一些項目發現難以提升遊戲性後,轉而在激勵機制上做文章,將Web3的激勵用到了極致。
Web3玩家真正看重什麼?
爲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對一些粉絲和玩家進行了小規模問卷調查,得出7個主要結論:
這些結果令人驚訝。作爲Web3老玩家,我原以爲大家純粹爲了賺錢而玩鏈遊,不太在乎可玩性。但調查顯示,有一半玩家會因爲遊戲確實"好玩"而體驗。
這表明Web3 Gaming已來到一個拐點,開始真正回歸"健康"。"雞肋"階段似乎即將結束。
當前Web3玩家對"遊戲性"和"遊戲化"都很看重,在兩個方向上都有所期待。畢竟,沒人想看到一個裝飾精美卻味同嚼蠟的"蛋糕"。
結語
無論是"遊戲性"還是"遊戲化"的創新,只要有創新就是好的。但創新不能脫離"需求"。人類的基本需求其實一直沒變,變的是滿足需求的形式。
Web3 Gaming本質上是用新形式滿足人們對精神自由和情緒釋放的需求。雖然目前真正具備遊戲性的Web3遊戲還很少,但只要人們對遊戲的精神需求存在,Web3 Gaming就有未來。
至於這個未來何時到來,市場仍在等待一個爆點。無論是打造讓人"想喫"的遊戲化產品,還是制作讓人覺得"好喫"的優質遊戲,最終目標只有一個:把"蛋糕"做大。這樣開發者和玩家都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