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1️⃣ #TokenOfLove# |廣場音樂節打 CALL
爲偶像打 CALL,Gate 廣場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誰?現在在廣場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標籤發帖應援,就有機會贏取 20 張音樂節門票。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曬旅程贏好禮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帶話題發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體驗、心願清單、使用攻略或趣味見聞,就有機會獲得旅行露營套裝、速乾套裝、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等好禮!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發帖還能賺錢
廣場長期活動進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續費返佣!發布優質內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觀點等,吸引更多用戶點讚和評論。若用戶在互動後 180 分鍾內完成現貨或合約交易,你將獲得最高 10% 的手續費返佣!
詳情 👉 https://www.gate.
Circle IPO解讀: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與合規先行策略
Circle IPO解讀: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
Circle選擇在行業加速出清的階段上市,背後隱藏着一個看似矛盾卻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淨利率持續下滑,卻依然蘊藏巨大的增長潛力。一方面,它擁有高透明度、強監管合規性和穩定的儲備收入;另一方面,它的盈利能力卻顯得出奇地"溫和"—2024年淨利率僅爲9.3%。這種表面上的"低效",並非源於商業模式的失敗,反而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增長邏輯:在高利率紅利逐步消退、分銷成本結構復雜的背景下,Circle正在構建一個高度可擴展、合規先行的穩定幣基礎設施,而其利潤被戰略性地"再投資"於市佔率提升與監管籌碼之中。本文將以Circle七年上市之路爲線索,從公司治理、業務結構到盈利模型,深入剖析其"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與資本化邏輯。
1. 七年上市長跑:一部加密監管進化史
1.1 三次資本化嘗試的範式遷移(2018-2025)
Circle的上市徵程堪稱加密企業與監管框架動態博弈的活標本。2018年首次IPO試探時,美國證監會對加密貨幣屬性認定尚不明確。當時公司通過收購交易所形成"支付+交易"雙輪驅動,並獲得多家機構1.1億美元融資,但監管對交易所合規性的質疑以及熊市衝擊導致估值大幅下跌,暴露出早期加密企業商業模式的脆弱性。
2021年的SPAC嘗試反映了監管套利思維的局限。盡管可規避傳統IPO的嚴格審查,但SEC對穩定幣會計處理的質詢直擊要害。這一挑戰導致交易流產,卻推動公司完成關鍵轉型:剝離非核心資產,確立"穩定幣即服務"的戰略主軸。此後Circle全面投入USDC合規性構建,並在全球多國申請監管牌照。
2025年選擇紐交所上市,標志着加密企業資本化路徑的成熟。這不僅需滿足全套披露要求,還需接受內控審計。S-1文件首次詳細披露了儲備金管理機制,實質上構建了與傳統貨幣市場基金的等效監管框架。
1.2 與Coinbase的合作:從生態共建到關係微妙
USDC推出之初,二者通過Centre聯盟合作。2018年Centre成立時,Coinbase持有50%股權,通過"技術換流量"模式快速打開市場。2023年Circle以2.1億美元股票收購Coinbase所持Centre剩餘股權,重新約定USDC分成協議。
現行分成協議爲動態博弈條款。二者基於USDC儲備收入按比例分成,分成比例與Coinbase供應的USDC量相關。Coinbase憑20%供應份額獲得約55%儲備收入,爲Circle埋下隱患:當USDC在Coinbase生態外擴張時,邊際成本將呈非線性上升。
2. USDC儲備管理以及股權與持股結構
2.1 儲備金分層管理
USDC儲備呈現明顯的"流動性分層":
自2023年起,儲備僅限於銀行現金和Circle儲備基金,主要投資短期國債和回購協議,平均到期日不超過60天。
2.2 股權分類及分層治理
Circle上市後將採用三層股權結構:
該結構平衡了融資與戰略穩定性,保障高管對關鍵決策的控制權。
2.3 高管及機構持股分布
高管團隊擁有大量股份,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如General Catalyst、IDG資本等持股超5%,累計持有超1.3億股。50億估值的IPO將爲他們帶來顯著回報。
3. 盈利模式與收益拆解
3.1 收益模式與運營指標
3.2 收入增長與利潤收縮的悖論(2022-2024)
表面矛盾背後存在結構性動因:
整體財務結構逐步向傳統金融機構靠攏,但高度依賴美債利差與交易規模,面臨利率下行風險。
3.3 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
盡管淨利率承壓,但業務模式中仍隱藏多重增長動力:
4. 風險—穩定幣市場劇變
4.1 機構關係網不再是堅固護城河
4.2 穩定幣法案進展的雙向衝擊
5. 思考總結—破局者的戰略窗口
5.1 核心優勢:合規時代的市場卡位
5.2 增長飛輪:利率週期與規模經濟的博弈
Circle的低淨利率表象下,實質是戰略擴張期主動選擇的"以利潤換規模"策略。當流通量、資產管理規模及跨境支付滲透率突破時,其估值邏輯將從"穩定幣發行商"進化爲"數字美元基礎設施運營商"。這需要投資者以3-5年週期視角,重估其網路效應帶來的壟斷溢價。Circle的IPO不僅是自身發展的裏程碑,更是整個行業價值重估的試金石。